superbeauty1107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德國的研究團隊這星期公佈一則研究,刊在《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學術期刊,科學家利用電腦運算模擬人腦從年輕到老、記憶和經驗一點一滴增加的樣子,再加上其他的研究,科學家有了一個結論:年齡,不會影響大腦的「運算速度」。隨著年紀愈來愈長,你思考的速度並沒有比較慢。

反之,為何年紀大的人,為何說話和思緒「看起來」比較慢?變得不愛講話?變得看起來很保守、很溫吞? 為什麼?

科學家證實,是因為「資訊裝太多了」。處理這些龐大資訊,需要較久的時間。 那位比較老的協理,比較沉靜,是因為他腦子裝了各式各樣可能與人換名片的「經驗」,這些「資料」需要一段時間的處理。在這段時間中,他想的都是你這個人是誰,你們這些人的組織是什麼,還有接下來應該怎麼應對才是最符合他的利益,於是,他看起來「不太熱情」,或許「慢吞吞的」。而比較年輕的主管,經驗不多,資料不多,見到人,就直接開始「公關」了,他的快,不是因為腦子年輕,而是因為資料庫較小、資料較少,沒有足夠的經驗,因此不需要太多時間去思考,很快就可以回應。

讓我想起,以前曾聽長者說過,動口的人,可能沒有動腦。動腦的人,可能就不動口。所以,以後出去社交場合,請不要再只去注意那些反應最快、口才最便給的人。反而是最不顯眼、聽不見他聲音的,有可能是最有經驗、最能夠教我們事情的貴人。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美國人》曾引用一篇訪談,討論「剖析一個智者的大腦」,受訪問的是一位叫Daniel Tammet的作家與語言學家,Daniel是個天才,他記憶力讓他可以背出「PI」(就是3.141…)後面2萬2千多個小數位,這位記者訪問他,到底是怎麼辦到的,結果,他透露了一個很有趣的秘招──用這招,誰都有機會學成一個天才!

到底這是哪招?

Daniel從頭到尾,討論到數字、討論到智商、討論到學習「第二語言」等等,全都是一個整體概念:「抽象思考」(abstract)。
以前也讀過「抽象思考」這種講法,不過,Daniel將它變得更清楚,Daniel的意思是,當你學習某物,別當它不是一個「學習物」。

要讓資訊「活起來」。
拿Daniel最拿手的「數字」來說,Daniel說,從小他就特別喜愛數字,當他想到一個數字時,他腦中並不是一個直直的「1」或彎彎的「2」--他形容,數字在他的腦中,竟然以不一樣的形狀呈現,飛來飛去,而且是3D的,表面還有各種顏色、各種材質,拼過來、湊過去。Daniel靠這樣的印象,來做各種的心算以及記憶「PI」。
Daniel說,記一堆數字,已經不是1~9和0這十個字元在那邊拼湊組合,而是每一段都有不一樣的長相。他說,數字一直是他的「玩伴」,他「喜歡與數字一起跳舞」。
很少人像Daniel一樣這麼愛數字,但這種經驗,相信大家都曾有過,人人總有一兩樣東西是自己在行的,就算沒什麼正經的,有的人就是特別會打電動遊戲軟體,有的人骨頭特軟能倒立,當別人問你「為何這麼行?」你反而答不出來,因為它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是一個難的東西,應該怎麼學?

有些專業演員,再長的劇本也一口氣全部背完,就是因為「劇本」在他們的腦海已經不是一句又一句的台詞,那些台詞可能早就用另一種形式存在該演員的大腦裡。有些口譯家可以一次翻譯好長一段資訊,也是因為那些話語在他們腦裡已經不是一句又一句的話,那一句一句話早已用另一種形式存在該口譯的大腦裡。

厲害的人,會自動把一般人所收到的「死資訊」翻譯成「活資訊」,用他們的方式存在大腦裡。這是天才與非天才的差別。換句話說,我們學任何東西,想要再進步,想要突破瓶頸,下一步一定得先把它「抽象化」,譬如一個想學煮菜的人,過了基本功後,若能很快的從這些食譜與炒法跳出來,將字與圖的流程解說「抽象化」,以自己的方式存在腦袋裡,學得更快。

另,由於Daniel是語言學家,他也提到「學語言」的重要,語言看起來有文法、有發音,這些是後來者學習「第二語言」的唯一方法,但,當初每個人學習「第一語言」(母語),可不是這樣學的。Daniel舉例,語言學中有一種「phonaesthesia」的現象,我翻成「聲音形態」,就是一個聲音,產生一個潛在的感覺。Daniel舉例,世上有許多語言,是以較小嘴型的「i」音來形容「小」的物品,然後以較大嘴型的「o」或「a」音來形容較「大」的物品。在中文,「細」和「大」;在英文,「little」和「gross」這樣的大致狀況。Daniel表示,學語言不應該這麼緊繃,而需要靠更多的「個人的直覺」。與其念100本課本,不如只念5本,但讓這5本開始用自己的形式,存在自己的大腦裡,用自己的大腦「抽象處理」!

有一位長輩說過,學英文不是要每個單字都查出來,只要看著電視,天天看,天天看,有天就突然發現,嘩,電視上講的英文,突然全部聽懂了!有這麼一天,很自然的,全部聽懂了!
這讓我們想到,當我們面對一個要學的東西,想要「學它」,是帶著怎樣的心態?我們是帶著一雙銳利的「攻擊」的眼神,還是一雙和煦的「包容」的眼神?前者貌似兇惡,但後面充滿懼疑與害怕;後者貌似柔和,一張口,再難的東西都被他一口吃掉。

舉個例,各位在讀英文、看英文電影、小說,是什麼感覺?

我們在看一部電影,還是在看一部「英文」電影?

我們在看一本小說,還是在看一本「英文」小說?

我們在聽一個教授演講,還是在聽一個「英文」教授演講?

每個人一生看了好多場電影,你記得,哪部片你是看中文版的,哪部片是看英文版的?當你知道這是一部英文片,你對它,便產生了一個奇妙的感受,我們於是開始帶著銳利的眼神,而不是和煦的眼神,這樣一來,語言永遠學不好。

許多技藝是可以後天養成的,其中的關鍵,就是在跳脫書本。或許大家無法從小到國外,讓毛細孔幫忙學英文,但依然可以用大格局來看這些學習物。Daniel已經教我們,想快速學習一樣新事情,就是要「抽象它」,讓它整個的包圍著我們的生活,用一種自訂的型態;不要太多,不要太黏,但完完全全的四處的充滿。抽象它,每個行業都等你來作天才。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腦袋和錢包之間的距離,而科學家居然能找到幾種方法,讓人容易心甘情願的掏錢出來?
讓我來說明一下:

第一個小技巧、刻意的提到「錢」,消費者會給新商品機會:

這是一個奇怪的小技巧,大部份的人所做的決定,多多少少都會被周邊的朋友或社會的主流觀感所影響,比方說,最近電視上在說「某某某不能吃,可能致癌」,或是「某某某品牌根本沒聽過,排在前三名品牌後面」,因此,大部份的新商品,一開始就是被不公平對待的!但,如果這時候,這個人被巧妙的提醒到「錢」?一切就改變了,他會突然變得非常「自主」,突然忘記什麼是知名品牌,也不再被任何朋友或任何社會主流意見所主導,他會自己的去思考他到底想要什麼,如果新的商品其實不錯,就算沒聽過,他也會買下!

想做出這個效果其實不難。科學家做了實驗,他們只是給實驗者看一台上面寫著「今日匯率」的電腦螢幕,或請他造一個「和錢有關」的句子,結果就造成了這奇妙的效果。所以,許多廣告會推出「coupon券」或是「抽獎送現金」,大家以為消費者真的非常在意錢錢,但其實只是消費者被「去影響化」了。

第二個小技巧、加一些「框框」,就讓消費者較安心買下新商品:

消費者在買東西的時候,有時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影響他買東西的意願,比方說,她差一點想買這台輕巧又可愛的小筆記電腦,但又「怕」花這麼多錢買了之後她不會使用,所以就打消了念頭。或是他其實很想去這個地方玩個幾天幾夜,但因為當地的治安最近不是很好,雖然機票在打折,但他還是不太敢就這樣貿然買下!尤其是新的商品,更讓消費者沒有安全感,而在此時,大部份的賣家都是靠一些實證、文字,來讓消費者產生安全感。科學家研究其實可以不必這麼麻煩,讓人類最有安全感的方法,就是讓他看到一個「框框」,這個框框可以喚起人們的安全感,而且此框框不必框在你商店的四周,它可能只是在一幅畫,以一個粗粗的「畫框」框起來!或是在你的公司的logo周圍,有一個粗粗的框框將LOGO給框起來!

第三個小技巧、巧妙布置成它應該在的地方,能大幅提升購買慾:

杜克大學一位女性心理學者就深入到裝潢的世界,她發現了裝潢的領域中的「staging」的重要。所謂「staging」就是當一間房子準備要賣出,會請來裝潢設計師來「整理」一下,這時候這位設計師的重點首先會是將這間屋子的客廳歸還像是客廳的樣子,廁所歸還像是廁所的樣子,房間也歸還像是房間的樣子。他們發現,這樣來賣房子,會比直接拿著現有的屋子來賣,還要更容易成交!
心理學家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如果將房子看作是一個商品,原來,每個人在欣賞商品的時候,雖然會被商品的展示者所引導,但是他自己心中已經有一把尺,認定每一個商品的定位,有一個「畫面」出來了,這時候,如果這些商品真的和它被認定的定位連結在一起,那麼這個人買下商品的機會就「大很多」!所以心理學家建議,明明這個房間長得就像一間主臥房,就要故意以「staging」弄成主臥房的樣子,不要因為原房間拿來當小孩房就繼續以小孩房的樣子示人;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有一個商品想賣得更好,那建議你可以將此商品刻意的放在一個小小的展示間,而這個展示的方式是「符合絕大多數大眾對此商品的期待」,那麼它可以賣出去的機會就「大很多」。

這幾種方法真的很簡單,有機會左右消費者的意志。我們常說,無論在網路的世界,還是在實體的世界,所謂「轉換率」通常是在10%以下,也就是說,十個人有九個人是不會買東西的,或許他們留到下一次買,或許他們永遠不買、來一次就再也不來,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研究非常重要。你想要讓你的業績翻一倍?只要這九個人之中,有一個人買下,那你的業績就從一個人變成二個人,增加一倍了!如果九個人之中有兩個人買下?那你的業績就增加二倍了!因此,許多商店的重點都是讓那些已購買的VIP著手,希望他們以後再多買一點,但我認為,反而應該從這些「來了,卻沒買」的人著手;而你不是從過去的資料庫著手,而是放眼明天、後天、大後天……每天都繼續會有那個關鍵的「九個人」不買東西,讓他們開始想買?

當然,自己身為消費者,則要小心商店是否有時候刻意營造一些方法,讓自己原本購買的意志產生影響。研究愈久,愈覺得買賣東西簡直就是一場爾虞我詐的拉鋸戰,消費者和自己心裡在拔河,廠商在裡面默默參與、影響著,還有好多好多我們還不知道的心理小技巧在裡面。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篇「呆伯特」作者在四年前發表的一篇文章討論,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個「永久年齡」(Permanent Age)。

什麼是「永久年齡」?

這位作者說,永久年齡就是一個人的個性、習慣、思維、動作,比較像是「幾歲」的人?他說,大部份的人一生雖然隨著年齡增長而成長,但其實他的style也可以說一直都鎖在大約一個年齡。比方說,某某人一直很喜歡輕浮的笑話、喜開快車、愛與朋友喝酒……你可以說,無論他額頭上增加幾條皺紋、頭髮掉了幾根,他真是永遠都是活在「20歲」,所以他的「永久年齡」就是20歲了!或者,某某人生性保守、個性喜好恬淡、怕吵、怕鬧、老古板一個……你可以說,他雖然還青壯年?但他其實活在60歲,他的「永久年齡」就是60歲。

那篇文章的其他部份,我不完全認同,但我很喜歡這個「永久年齡」的概念──你有想過自己的「永久年齡」?

我還真曾想過,自己的「永久年齡」是幾歲:我發現,當我自己15歲的時候,我的生命其實是充實但無奈的,有一大群同學、死黨在宿舍與學校間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文藻住宿那段時間,雖然我喜歡和同學在一起瘋瘋癲癲的參與社團活動,與修女、舍監、學姐們作對,但晚自習時需要坐在書桌前把房間打開讓修女查房及封閉的大環境讓我無法有太多的選擇權。在那年代,全宿舍只有三隻公用電話,不像後期可用BB CALL 跟手機,大部份的時間裡,與朋友、家人聯絡都是用寫信或留電話單的方式,宿舍的門禁及時間控制讓我覺得自己像個犯人。

在我24歲的時候,我的身心又陷入另一種狀態;我無法每天上下班,無法在朝九晚五中做固定的事情。我渴望擁抱世界;我想用卯起來玩的態度過生活;用熱情影響周遭的氣氛。跨出了一小步,幸運的考進了泰航,但我發現要在工作中接觸人群的生活並非適合我,除了自己休假到處旅行能滿足我之外,我並沒有服務的熱忱!所以每次上機都像是去打仗,我一點都不快樂。

當我到了35歲,有天,我竟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好像從來沒有這麼快樂過,好像現在我的生活的一切,就是當初我最想要的模樣。想收的時候就收,想放的時候就放,我不需要跟人群做太大的接觸,我有自主權能做自己。單調或乏味的學術之路看似「人生墳墓」,然而,我好像從來沒有比這段時間還快樂過!擁有自主權讓我覺得鬆一口氣。所以,我的「永久年齡」,我很確信,一定是35歲了。而我在15歲時,因為我的35歲年齡,所以很是辛苦;而我在20歲時,因為我的35歲年齡,所以很是麻煩。

你的「永久年齡」又是幾歲?

另一個有趣的話題來了──如果你今年是24歲,而你實際的永久年齡是35歲好了,那,你在24歲,要怎麼「確認」你的永久年齡會是35歲?就好像當初我24歲,我只覺得我不太適宜我的年紀,不太喜歡符合我年齡的生活,但是我要怎麼「預測」我的永久年齡會是35歲?就算你發現你的思考屬於保守又守舊又老古板的「中老年人」,你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直到你真正成了中年人,才知道什麼叫中年人。換句話說,每一個人,直到離世的那一天前,都不可能確認,自己的永久年齡為何。這又帶來另一個有趣的問題了──如果你現在,正值你的永久年齡,那你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態?

剛剛我說過,或許,就像我現在一樣,是一種平靜,是一種順利,是一種「一生中從沒這麼快樂」,因為,你本來就是35歲的心了,所以當你真來到35歲,它會還蠻適合自己的。但,當你剛好來到你的永久年齡,卻也有可能是「乏味」的,因為你是35歲的心,當你到了35歲,反而有感,自己百事平順,然而和其他同齡相比不再有任何「特色」,這個情況要等到你變成45歲、55歲,才又因為你保有35歲的「青春的心」而再恢復……。

再來另一個有趣的問題:
我們的「永久年齡」,究竟是「老」一點比較好,還是「年輕」一點比較好?如果你的永久年齡是50歲,你超級渴望非常安定且恬淡且無趣的田野生活,那麼,你從小到你49歲,都會活在「格格不入」的環境下,你永遠覺得工作太累,周遭環境太吵、太亂,你永遠都覺得什麼都不滿意……直到你真正到了50歲!真慘啊!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的人生,也隨著你愈來愈接近你那「LKK」的50歲永久年齡,你將會「愈走愈滿意」;你的人生,確定是像倒吃甘蔗,愈來愈香啦!反之,如果你的永久年齡是18歲?

那,當你過了18歲,你會開始格格不入,愈老,這種格格不入就愈嚴重,因為,離18歲愈差愈遠了!不過,我認為有另一個好處,雖然你愈老,離18歲愈遠,但是你也因為變老而對人生、對家人、甚至對同事,都還要可以掌握;什麼叫做「有掌握」?或許,你早就變成一個大主管,不再需要看別人臉色做事!或許,你早就讓大家都看到你的成就,你可以放心的當你的18歲。這種人,無論年輕或是老,都有快樂的理由,所以,我認為,「永久年齡」愈年輕的,對人生各個時期的「平均滿意度」應該是愈高的。

呵,如那位作者所說,沒想到,「永久年齡」這麼簡單的概念,竟能讓人產生這麼多的「暇想」!看來,想對你的人生再多思考一點,可先從問問「我的永久年齡是幾歲?」開始。 所以,你的永久年齡到底是幾歲?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sychological Science刊出一則有趣的論文,它是在說,如果你是一個樣貌平庸的人,那麼,站在群體裡面,你會比你在獨自一人的時候還要「好看」了大約「2%」。而且,這個群體,不必是大美女,就算其他人都是樣貌平庸,你同樣會好看2%。心理學家將這個新發現稱為「啦啦隊效應」(Cheerleaders Effect),意思是說,我們每次看到球隊的啦啦隊一出場,哇塞,整隊都是大美女耶!哪一個啦啦隊不是大美女組成的?但,奇怪的是,如果你一位一位拆開來看,就會覺得裡面的每一位都「沒有這麼好看」。

心理學家找來150位測試者,對他們實驗了高達300張照片,男女皆有,成功的測出了明顯的「啦啦隊效應」,而且不只是看女性會出現「啦啦隊效應」,看男性也有一樣的狀況。
到底「啦啦隊效應」的原理是什麼?學者認為,當人類在對「一群人」評頭論足時,總會直接算出這一群人的「平均值」(averaged out),然後就將那個平均值,當作對這一群人的每個人的印象。問題是,一群平庸樣貌者的平均值,應該就是「平庸」,怎麼會變美了呢?


原來它不只是「平均值」,而是「去頭去尾的平均值」,當你看到一群啦啦隊員,會主動的將她們其中「長得比較奇怪的部位」給去除掉了,然後才算平均值。比方說,有些人的鼻子太歪,有些人臉太腫,通通都沒有被算到平均值裡面,所以,這個平均值幾乎是永遠比其中任何一個人還要好看!也就是說,站在一個群體內,你的缺點就會被遮掩,你永遠都會比原本還要好看!重要的是,我認為「啦啦隊效應」不只外表而已,還包括「經歷」,還是「專長」等等,當你是在一個group群體裡,因為缺點都被遮掉了、然後又被平均了,所以在「觀感」上就比單打獨鬥的時候更容易贏得對方的掌聲。畢竟,對方永遠是「主觀」的,譬如說,有人比較喜歡細心的人,而你單打獨鬥時,看起來特別粗心,對方就不喜歡你了;有時候對方喜歡直來直往,而你看起來就是太有禮貌且迂迴,單打獨鬥時,就容易曝露這些而失去對方好感。所以,一群人出去,永遠比一個人出去還要好。

可惜的是,並不是每件事都可以一大堆人出去做的。

譬如,相親的時候,只能一對一,你自己一人。

面試的時候,只能一對一,你自己一人。

寫粉絲團文章的時候,只能一對一,你自己一人。

怎麼辦?

這時候,我們依然可以展現「啦啦隊效應」,只要我們有多重的特色,全部一起展現出來,就算對方永遠是充滿 主觀意識,但只要你給他的「不只一件事」,而是很多個特色、很多份經歷、很多很多的故事加起來,或許也可出現「啦啦隊效應」。對方在想什麼,你永遠無法控制;不可能在每個人心目中你都是「美女」,不過,如果你想要貪心一點,那就要多拉好多個平庸的事件、人、物在你身邊,一起出去,你就是「美女」了。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快樂嗎?

OK再問一次,你……真正的快樂嗎?

若答案是NO的話,或許是因為我們身邊沒有「真正的朋友」?

上周傳出一份英國的科學報告,他們說,擁有十個「真正的朋友」(true friends),就是快樂的關鍵。

十個,不要多太多,也不要少太少。

這個研究是來自英國的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為英國國家彩券局所做的,研究對象包括彩券中獎者和另外的1760位一般的英國民眾,可能這並不是原本的結論,但意外導出這結論後就成了新聞,成了新聞後這一周以來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專欄作家都會順便引用一下這則報告,繪聲繪影之後現在已經出現了「五個朋友以下就會導致憂鬱症」的版本。但從這麼多引用來看我們可以知道這件事可能有一天會被擴大到「六度分隔理論」的程度,所以準備好有人會開始問我們。

這份研究主要是問這一千多人他們與朋友的關係,包括何時認識的,平常如何保持聯絡,在一起的時候都做些什麼,來大約分類出他們與這些朋友的關係,然後,再問問這些受訪者對於目前生活的滿意度?這兩則資訊用選擇題綜合加起來就顯示出有趣的結果了──

結果是,有五個以下的好朋友的人,大約有40%表示他們目前是快樂的。

有5~10個好朋友的人,有50%表示他們目前是快樂的。

有10個以上好朋友的人,有55%表示他們目前是快樂的。

這份研究準不準不知道,但結論顯然假設了他們的「快樂」判斷是很正確的話,那這個40%~55%的差距就不是開玩笑的、變得很有意思了。意思是說,如果你只有5個好朋友以下,那你不快樂的機會比快樂的還多(60% vs. 40%)。如果你有10個好朋友以上,那你快樂的機會就比不快樂的還多(55% vs. 45%)。

但結交十個以上的朋友呢?這一點似乎有些爭議,研究單位官方是說當核心朋友超過十位,並不會增加你的快樂機率。但這邊有則Glasgow地方新聞引用這則報導,有點「嗆聲」的味道,這篇地方新聞這份研究也跑來Glasgow這地方做,結果發現在Glasgow平均朋友數為34位,這地方的男性的朋友比女性的朋友還多,高達39位,比英國其他地方足足多出一倍,嚇死其他英國人,但,每人平均有16位新朋友是過去二年內才新加入的,而且每位較好的朋友只撐了一生的12%時間,顯然這地方交朋友的方式不在那份研究定義的「好朋友」範圍內,研究官方就說「好朋友」是很重要,他們算「快樂程度」是算「好朋友」的,不過,Glasgow這個地方的受訪者卻有高達63%的說他們是快樂的。這要怎麼作解釋?只能說這地方的民情特殊?

我自己也有一個看法。十個朋友才會溫暖,是有道理的。以我自己而言目前尚沒有很資深的人生經歷,有點像一艘飄泊的船,飄到南美、泰國、台灣,飄在各個行業之間。每個好朋友就像一座港口,讓這艘船有地方下錨,有地方休息,可以度過颱風或寒冬。

但我也發現,朋友的定義在許多人眼中不同,在拚搏的時期,朋友的「溫暖」,容易變成「溫『軟』」,也就是讓我們過於「軟」。看看許多成功者回憶當時的成功,許多是在不被支持、看好,甚至眾叛親離的情況下然後全力一搏的來成功的,當自己是處於孤軍奮戰時的動力是最龐大,反而是每天都有問候,聊聊東聊聊西的時候是沒有動力的。朋友在的時候,會造成影響,甲君喜歡這個,乙君喜歡這個,丙君喜歡這個,所以我也要喜歡這個,坦白說,當人際間產生某種共鳴,一起罵一個人,一起笑一個人,或一起讚嘆一件事,這時候會是最快樂的時候,但也可能是最不成功的時候。現在看不出來,五年後才會知道。

我想對這個研究結果調整一下:十個朋友是快樂之道,沒錯,但年輕人要長久的快樂,或許更需要的是十個「安靜」的朋友,適時幫忙,平時不擾。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歡吃牛肉麵?大家說,牛肉麵有什麼好吃的!不就只是牛肉、加湯、加麵?沒營養,牛肉吃太多膽固醇過高,小吃店可能不衛生,湯頭的黑大多得自醬油,一碗最多兩百元,請你吃牛肉麵,謝謝你幫我省錢!喜歡吃牛肉麵,不是最近才發現的。每次從海外帶著一顆滿是鄉愁的空肚子飛回台北,「牛肉麵」絕對不在「必吃清單」之中。曾經一周吃五次不同家的蚵仔煎、七家炸蒸煎都有的臭豆腐,卻從沒有吃到半碗牛肉麵。因為,在國外對不缺牛肉麵,旅居海外的上海人煮牛肉麵絕不會比台北人差;在國外,牛肉麵也是各種餐館必備,台灣小吃店有他們的做法,川菜館有他們的做法,清真館又有他們的做法,香港人、馬來西亞都有他們的做法,這麼多選擇,沒有一個吃不到、吃不飽,不像其他海外的台灣小吃,既不道地,五美元又只能買到五小口,逼到連辣椒醬油都得吃光光才過癮的那種小家子氣。

這就是牛肉麵詭異的地方了。大家都沒有特別愛牛肉麵,但許多人最懷念卻「已經不在」的餐廳,常常卻是和「牛肉麵」有關。以長大的思考來回想,可能是因為牛肉麵館都是小吃店,容易開也容易關,房租一漲就換地點、說不定改賣其他食品。我自己最懷念的兩家已不存在的餐廳,一間是原本在南京東路五段的「王記牛肉麵」,那時候在馬路拓寬工程,整個封了起來,沒人來就倒了;而另一間,則是此假王記旁邊沒幾條街遠的「東來順」。那種香味,是牛肉麵另一奇妙之處。牛肉麵其實只有牛肉、麵條、湯,和上面的一些「配角」如蔥花、鹹菜、青崗菜…有的還放中藥材或白蘿蔔。這麼簡單的幾樣東西,並不是設計給人全部一口吃掉的。客棺肯定是吃一口肉,然後喝一口湯,然後拉出一堆麵,再喝一口湯,再吃一口肉…我的話更龜毛,為了養生,鹹菜不吃、湯也不喝,所以我只吃「肉」和「麵」。怪的是,雖只吃肉和麵,每一家的肉和麵就是不同。

走進館子、點了麵,我也知道,它不會馬上就被端出來,所以也順便到旁邊拿一盤小菜,餓一點就拿兩盤,心情不佳就拿三盤,心情不佳又饑腸轆轆就拿四盤……但這些小菜的便利,似乎都只是在為「那碗麵」作鋪陳,假如我是小菜,一定覺得很嘔,每天打扮得這麼精緻,卻不敵那一碗簡單不過,只有肉、和麵,咬一口肉,和吃一口麵,那一碗公簡簡單單的主菜。麵來,老闆娘如釋重付,把壓克力板輕輕放在遠方桌角。自己會把麵碗調整一下,讓它端端正正的置在正前方。這碗麵一定是熱得可以,伸進筷子,輕輕的送起麵條、再放下去,再撈起幾塊肉,吹了一吹,第一抹香味就這樣,和滲有湯汁的蒸氣,一起柔柔灌入鼻孔。咬下第一口牛肉,桃源街牛肉麵、老董黃牛肉麵就贏在這裡,入口即化、痛痛快快,再將麵條輕放在湯匙,蘭州小李子的湯頭就這樣輕輕的染了舌蕾;我再咬下麵條,不爛,甚至有點不熟也會有一種「涮麵」的新鮮錯覺美,麵條本身帶點味,味中夾著一點點麵粉自身的個性,這是林東芳牛肉麵還有三商巧福(不好意思講到這家)的專長。怪就怪在,明明知道,台北市有好幾間牛肉麵都很棒,不過,有時想到,還是我們自家街角的「那一間」。那一間有點臭臭的,但就是輕輕鬆鬆,麵來了就好好的將它全數吃完。我們知道,以後若又要遠行,這,就會是鄉愁的味道。

我們的記憶,不知不覺的跟著牛肉麵走。我想這是因為,吃牛肉麵時,往往是一個人。而肚子餓又一個人時,往往都是牛肉麵陪我們度過那一晚餐。吃到最後,熱氣衝天,一定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將上述都清得乾淨,得回一個淋漓之後重生的自己。此時已經晚上,抱著肚子,輕輕的,不會有什麼沉重的記憶。牛肉麵就是一個設計給不讓人刻意記得的產品,它永遠是這麼謙卑的在角落,但我們偏偏就是常心中浮起一個念頭:「嗯,我想,吃,牛肉麵。」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碰到過幾間公司,發現公司通常都會談兩件事情──

首先,它會和你談「理想」,說它代表著多麼難得的機會,擴大你的視野,提升你的技能,還有公司的文化、教育訓練,在裡面待一年等於外面待五年。然後,它會和你談「酬勞」,告訴你薪資的package、分多少獎金、股票選擇權、未來加薪機會等等。


聽完了「理想」和「酬勞」,身為小小應徵者的我,總是有一種感覺:「全天下的工作,好像沒有完美的。」有理想的公司或職缺,薪水往往給得不多,譬如那些動畫公司或媒體。 而,薪水給比較多的,好像都是無趣的職位、不怎麼有趣的公司。


後來發現,其實,「理想」與「酬勞」是互相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完美的雇主,也沒有完美的職員。等到有一天做了主管以後,試著要「兩邊都兼顧」,卻發現,沒有辦法。因為開的薪水,永遠比對方想要的還要低;或者我的理想,對方無法理解。一位創業家跑來問,他現在要找工程師一名,應該找資深的還是資淺的?

「以你做的這個項目,資深的或資淺的沒差。」我慎重回答:「重要的是,你現在到底要找的是『要理想的』還是『要錢的』人?」

我告訴他,我的經驗──

要錢的人,可以「久撐」,但無法「攻頂」。
要理想的,可以「攻頂」,但不能「久撐」。

什麼意思?

當一個創業夥伴要一起奮鬥,如果他要的是薪水,那意思也是說,只要薪水足夠,某程度上他就願意留下來一起奮鬥,而你也有機會讓他繼續在你的屬下、繼續打拚下去。但,這時候,你若要求他在產品上線之前,連續兩星期天天工作到半夜三點,那他不會願意的。
不過,如果你找來的是一位和你的理想、目標方向相符的人,他是願意天天工作到三點的。但是,這種人,他不容易久留,有可能是因為他發現這理想不實際,但更實際的原因是,或許「理想」本身就是善變的型態,明天和今天長得不一樣,每天工作到三點,理想變成幻想,他很有可能撐不久。


所以,要視你做的這個東西,到底要「攻頂」,還是要「久撐」?

工作這一件事,必須要「兩情相悅」,雇主和職員一起合作才會滿意,沒有浪費掉上天讓兩方相聚的「緣份」。但是,事實是殘酷的,工作是有條件的,請看看你的老闆,是否給了你「錢」或「理想」,也想想自己到底是要「錢」還是要「理想」,確定之後,你變成職場的「主導者」,不再只能隨波逐流被推來推去了。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美國華盛頓大學公佈一項有趣研究,他們說,可以從男人走路的速度,來判斷他是不是已經開始戀愛了。研究顯示,當男人與他的老婆、女朋友、或相愛的人、或是喜歡的異性,一起在公園走路的時候,男人會比平常走路的速度,還要慢7%。慢7%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原本你可能走路10分鐘會到的地方,現在可能11分多鐘才會到。意思是說,實在是很難察覺。不過,有趣的是,如果你可以觀察到,一位男同事,在和某一位女同事走路的時候,好像比平常的時候還要走得「慢」一點?

或是男同學,當一群人裡面有某一位女同學的時候,他似乎就比較會轉過來聊天,而不是自己逕自一直走一直走?那就表示了,他可能對這位女性感到興趣。若一位男性和妳一起走路,可能只是走到旁邊,但願意走得慢一點,那表示,他可能是「對你有意思」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很多人都不記得電影之前放什麼廣告?
很簡單,請想像你上一次看電影的時候。
當電影還沒開始前的廣告時間,是否耳朵一直不斷聽到滿場觀眾在吃爆米花的「喀啦、喀啦」的聲音?


最近有一則有趣的行銷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它是在說,電視廣告的成效的「殺手」,會是觀眾口中的「食物」。

什麼意思?


科學家找來96位實驗者,讓他們一邊看電影,一半的人,一開始就發給他們一人一包爆米花,另一半的人要等到電影開始後才給食物。電影的一開始會放映廣告,才開始放電影。電影看完以後,這96位實驗者就被考一下,剛剛電影開始前的廣告,他們記得多少?

驚人的結果出現了──

一邊看廣告、一邊吃爆米花的那48個人,竟然一個人都不記得廣告,沒有反應。而空著嘴巴的剩下那48個人,卻記得廣告。心理學家認為這樣的結果還算是呼應了早期的一些研究,當人們看了廣告之後,會跟着廣告裡面的台詞在嘴裡念,或許沒念出來,或許根本就沒有意識自己在跟著念,但就是會跟著念。而這個念,就幫助了記憶。在這個「愛吃」的台灣,這裡的行銷人員、業務人員應該要好好注意這個重要的研究。如果今天來了一位客戶,你要給他一杯水,還是請他吃一頓飯?如果你要表達一些重要的概念,千萬不要請對方吃飯,因為一邊吃飯,一邊可能沒辦法吸收你試圖傳給他的訊息。

同樣的道理,在中午放送的廣告,或許會比在晚上還要差,因為中午看到的人大多是上班族的中午吃飯時間,一邊吃一邊看(當然,同事之間會討論廣告又是另一件事)。更明顯的,就是電影之前的廣告,為何我們很多人都對電影之前的廣告表示「沒印象」,很有可能是因為大部份的人剛剛買了爆米花,正在喀啦喀啦地享用著!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我沒有非常喜歡上學,那時我想,一輩子都要這樣嗎?上學的時候很痛苦,下課的時候很快樂;週一的時候很痛苦,週五的時候很快樂;寒暑假開始的時候很快樂,結束的時候又很痛苦……就在這種「痛苦與快樂的循環裡」,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周而復始?

長大以後,我竟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因為我愛上了工作。我變成了一個「工作狂」。工作狂很快樂。一個人不可能休息太久,但沒人會阻擋你工作太久,不過,這也是大家對「工作狂」不敢茍同的原因。

但,大家搞錯了,你不應向工作狂學工作,而是向工作狂學「休息」。
工作狂有他自己休息的「藝術」,你不一定要變成工作狂,如果你可以學會一點點工作狂的休息藝術,那麼你的工作效率將大為提升。這,就是這星期看到一篇文章的感想──


原來美國有個人發明了一種「30/30」的工作/休息時間的高效率工作法則,所謂「30/30」的工作/休息法則,就是在電腦前工作30分鐘,時間一到,立刻強迫休息30分鐘。繼續計時,待時間又到,再回到電腦,只能做30分鐘,再休息30分鐘,再工作30分鐘,再休息30分鐘……如此這般,延續一整天,包括吃飯也要在30分鐘吃完。

它沒有管你要怎麼工作或怎麼休息,但只是強迫你,工作只能30分鐘,休息也只能30分鐘!重要的是,這樣一直工作、一直工作,工作效率不見得高。真正厲害的工作狂,是讓人覺得他常常都在工作的狀態,但不表示他「一直」的「連續」工作。譬如我一個早上上班前就工作四小時,但四小時之間我也穿插洗了十分鐘的澡、看了十五分鐘電視、慢跑二十分鐘--

「30/30」,讓我們有機會感受工作狂的「休息觀」,以休息讓創造更高的工作效率。「30/30」的重點不在「只能休息30分鐘」,而在「只能工作30分鐘」,當你知道你只能工作30分鐘,戰鬥力反而變得異常旺盛,譬如說,等一下要看電影了,等著看電影前,我自己的工作效率,就到了飛快的程度,因為電影票已經買了,所有的工作皆必須在那個時間點之前就完成,因此那時間之前的工作效率簡直好到爆,而且心情上面是完全支持的,因為,現在猛力做一下,等一下就休息了!

當我們知道這下只能工作30分鐘,我們會集中所有精力在這上面,如果這30分鐘拆成前後兩個時段,我們在第二段的工作效率肯定超過第一段,如果最後15分鐘還可以拆成兩個時段,那麼我們在第二段的工作效率肯定超過第一段,到了最後5分鐘變得最high,到了最後兩分鐘可能你的腦子已經像光速在飛行,你的手指在鍵盤上敲動的速度已經快到看不見手指………。

愈快要到,工作效率愈高!

工作狂採用類似「30/30」的方法,巧妙讓上述這種「加速」的行為,在一天之內「多出現」好幾次。一般人一天只會出現「加速」二~三次,第一次是在「中午吃飯前」,第二次在「下午茶之前」,再一次在「晚上下班前」,但是「30/30」每一小時就來一次,八小時就有八次,如果你多一般人「加速」多二倍,你的工作績效,說不定也比一般人多二倍了!這就是,大家可以向工作狂學的第一個「休息的藝術」。

但,這故事還沒結束, 工作狂還有第二個休息的藝術可教大家--

大部份的人,在公司的時間都釘在椅子上,然後,將所有「想休息」的願望,「集中」到離開辦公椅之後的時間。到了下班以後,不開手機,不碰電腦,至少不碰公司的email,將自己完全的投入了休閒的世界;到了週末,更是「認真玩」,這,是一般人休息的方式,但工作狂不是這樣──

工作狂就和「30/30」的做法一樣,它故意讓我們在休息的時候,竟然也想著工作;它讓我們把工作的心情,也融到休息時間去了,你說,休息的時候還想著工作,放假週末在家還想著公司的事還真是悲哀,但,如果你被訓練成每次都只能休息30分鐘,久了之後,就會學會一個很重要的招,就是怎樣在工作的壓力下,讓自己輕鬆一下,又不至於「休息過頭」,即使到了週末,你也會彷彿在自己腰間綁了一條粗繩,將自己和工作的大石頭緊緊栓在一起,只敢在大石頭旁邊手舞足蹈的休息、玩……。

這樣的人生更快活!如果人生就是工作與休息,那麼最痛苦的時間點,肯定是從「休息」轉到「工作」的時刻,所以才有知名的「Monday Blue」,當我們休息的時候也必須想著工作,這種轉換的痛苦會少一點,那麼,我們平均快樂值也會高一點點。所以,工作狂是很快樂的。

最有趣的是,我認為「30/30」是無法使用的,這不是一般人的工作方式,一碰到開會或on-site端,這「30/30」就不可能繼續進行了。但「30/30」教我們的是,跳出工作和休息的無止境的絕望循環的方法,就是向工作狂學「休息的藝術」,以下兩點:


藝術一、工作的時候,比別人還要強迫休息多次,利用休息前的高效率。

藝術二、真正大休息的時段,卻隨時隨地保持「工作的心情」,週末也是。

這兩點「休息的藝術」如果能保持,那就很棒!

世上沒有現成的工作狂,「30/30」只是一個方法,但,那種完美的schedule並不適合人類,我們設立了之後,因為遵守著一個新的時程而感到充滿架構,因為遵守著一個新的生活方式而充滿希望,但「遵守」是沒有生產力的,它沒辦法長久,人的一生本來就是跌跌撞撞所組成的。既然這樣,也就不要一直告訴自己,工作幾個%,休息幾個%,這個月是這樣,下個月恐怕又不一樣,這個比例是一邊做一邊揉合出來的,我們只要記得學到以上兩點藝術就好。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研究一些特殊型的交友網站,想找出一些特殊族群使用網路時的潛在特質。發現,像Disaboom是給行動不便者的交友網站,像Deafdates是給聾耳人士的交友網站,OverweightDate是給胖子的交友網站,甚至還有像STDLoves、PozCupid是給性病帶原者的交友網站…做的都有模有樣的。

然後,我就觀察到了「吸煙」與「喝酒」的這兩個族群。先從以下三點觀察開始。這三點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從來沒將它們串在一起。當它們串在一起,消化之後,便產生了一個蠻驚人的結論:

第一點:煙酒者,在線上呈隱型狀態。和剛剛提到的那些特殊交友網站比起來,重度吸煙者與重度喝酒者,在線上成不了一個完整的族群,他們是隱型的。吸煙者似乎並不覺得,自己應該和其他吸煙者交往,目前在美國專門給吸煙者的交友網站只有DatingForSmokers及SmokerPassions,前者已經倒了,後者根本就亂開,還順便開了一間反過來的「不吸煙者的交友網站」及其他各種交友網站,結果,像鬼屋一樣無人光臨。

有趣的是,吸煙或不吸煙,往往還被放在一般交友網站的重要選項之一,幾乎就和「婚姻狀況」擺在一起。你吸煙嗎?三個選項給你,「吸」,「不吸」,「社交的時候才吸」(social smoking)。同樣的,喝酒的也給你「喝很多」、「滴酒不沾」、「社交的時候才喝」(social drinking)。很有趣的是,顯然,大多數人都會填「社交吸」、「社交喝」,哪有人真的填上「抱歉,我就是個大煙槍」或「我就是酗酒」。我想,這應該是因為吸煙與酗酒被當作「只是一個壞習慣」,是可以「改掉」的,而當你「改不掉」,最好就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以致於,吸煙者出門交友,常先隱瞞一下,找一件沒有煙味的衣服,加噴一些除味香水,先用其他特質吸引對方,再告訴她(他)關於吸煙的事。

第二點:煙酒者,在線下被嚴重排擠。大家對吸煙者的抗拒,似乎已到了有點違反人權的程度,如這位吸煙者的告白抗議。大家對吸煙者直接就認為「他在幹一件不負責任的壞事」,而且好像是愈進步的國家,吸煙者可以吞雲吐霧的地點就愈少。難道每個人都真的天生討厭煙味?而喝酒方面,大家也發現,喝酒的族群正在急速減少中:以前的文化,記得是無論什麼場合都要拿出烈酒,泡冰塊玩什麼的。現在的應酬場合,特別是強調「白領」、「國際化」的企業(除了和日本人以外),已經漸漸沒看到任何「酒」了;有的至少也以較「高調」的紅酒替代,喝起來也不再這麼瘋狂。有些嗜好杯中物者,可能就轉而變成在家裡「喝悶酒」。

第三點:社交煙、社交酒,似乎仍被視為重要的「應酬密方」。身邊許多人都「神通廣大」,平時不煙不酒,養身得很,但到了「需要的時候」,可以社交煙、社交酒都來,將這種彈性能力還引以為傲。面對老闆,面對客戶,煙來不擋,酒來不拒。這些人最得主管、客戶的喜愛,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容易碰到「貴人」,再怎麼大的deal也可以馬上完成,再什麼奇怪的老闆也可以吸吸煙就全部打通。創業家教學創投的「elevator pitch」,應該是「smoking room pitch」,也就是在那些創投雲集的大場合,到外面吸一根煙,找一個孤單的創投家借火聊聊,那時候,什麼話都可以談,也不只37秒,你講個五分鐘都沒問題!

但,問題,卻埋在更深一層裡。

對剛剛的第一點、第二點,我沒有太多意見。但當第一點、第二點的存在,再加上現在這個第三點,就讓人覺得「某處不對勁」。社會大眾對吸煙者、喝酒者是如此的歧視,而這時候一個打破自己原則去作「社交吸煙」與「社交喝酒」的,便讓吸煙者覺得這是一種隨和的表現、一種支持的態度?當然,男人之間吸煙、喝酒的「麻吉感覺」是無法以這種理性邏輯分析去分析出來的,但,若講深一點,當你對社交煙、社交酒說「yes」的時候,仔細想想,你其實是在汙蔑對方,知道嗎?

這很像你對蕭煌奇說,來,我來把自己眼睛遮住,這樣跟你會比較麻吉一點。蕭煌奇心裡會怎麼想?或者像你對阿吉仔說,我也來收起一隻腳,用跳著走路,所以跟你會比較麻吉一點,阿吉仔怎麼看?他們會跟你說,少年仔,不要當我是這樣的人。就把我當正常人就好了啊!

煙酒者不會這樣想,但平時不煙不酒者,應該要開始給他們這樣的態度,這,才是在訓練我們這世上的所有煙酒者與不煙不酒者之間,開始真正的互相尊重吧!
不煙不酒者,應該以面對一般人的心去面對他們,最好根本就忘了他是吸煙、喝酒這回事。想尊重他們的「特殊」,就是得忘了「他們是特殊」這件事,用最原本原本的自己,來面對他們。讓他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深度。

不必改變自己,來迎合他們。也別想改變他們,來迎合自己,無論是多麼冠冕堂皇的不應二手煙的理由。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這樣的尊重對方,那麼,當我們看到對方吸煙,我們可以閃離,並告訴他們,你吸你的,我尊重,但你也不需到其他地方。房間這麼多,有一點點煙味,我都可以忍受,這是你的選擇,沒有對錯,坦蕩蕩。而一群人在喝酒,酒送到了你的杯口,抱歉,我不喝。不喝就是不喝。明明不想喝,明明好不容易戒掉。我與你的交流,是建立在酒精之外的,你喝你的,我喝我的,你們划拳我也在旁邊觀賞,很好玩。沒有對錯,坦蕩蕩。

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好像太「理想化」?其實反映了整個社會深底層的智慧程度。每個人其實都以為要順著對方的表面做事,在表面,對那些重要的社交煙社交酒「來者不拒」,好像很舒暢的樣子。在私底下,又叫孩子不要吸煙喝酒,自己經過一屢輕煙都要盡量閉氣。一個有智慧的社會,應該能夠接受,一張餐桌上可以有一半喝酒、一半不喝酒,大家各取所需,卻依然可以聊到心裡;一間房間內可以有一半吸煙、一半不吸煙,盡量不要吸到就好了,不要一定得將吸煙者趕到陰冷的角落,大家一樣可以聊天聊變麻吉。

一個社會想達到這個互相尊重平等的境界,一切都得從悍拒社交煙、社交酒開始!不只對自己的身體與自主意識是侮辱,對對方,其實也是在侮辱。當理解了這一點,事業會更成功,因為,我們的智慧,又成長了一層了!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了解自己是誰、了解我要的是什麼、了解自己尋求怎麼樣的人際關係、了解哪部份的人會讓別人看了礙眼,甚至會遭受到別人的敵視。更重要的,得了解自己與別人不同的特質到底對自身的重要性為何。最後,決定哪些特質需要隱藏、修正、淡化以便融入人群,或該特立獨行。

所以,真正的強者,是能透過別人的眼睛來看到自己的本質,並能這樣透過他者的眼光,體會別人看到自己時可能帶有的誤解、恐懼、厭惡與嫉妒,並藉此做正確的修正與融入,讓人感到安心與理解,才能根源的解決掉別人敵視我們的一切來源。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快不快樂?

我到底快不快樂?

無意欺瞞,我現在並沒有特別不快樂,但也確實沒有特別快樂。我沒有長期的不快樂,只是暫時的不快樂,很快的可以用其他東西來蓋過去,或讓時間與體內循環把我帶回到快樂。所有人都是這樣吧,在快樂與不快樂之間沉沉浮浮,各有高低。不同地方可能是,我並無意追求快樂。快樂並不是我一生中必須的東西,它不在我人生目標列表上(至少不是直接寫在列表上),於是,我也很少放縱自己長久的快樂。當我happy了幾小時,我會自動將它拉回來,告訴自己「要工作囉!」

「嚴以律己」所造成的事業心,和一般臭男人的事業心有點不一樣。很多所謂「臭男人」追求事業的動力,是來自於別人的掌聲與別人的讚美。從小我的父母的開明教育,已經給我們夠多的讚美,於是我們開始碰一些「其他東西」。我要求自己是完整的、獨立的、純粹的「自己」。

當一個人保有完整的「自己」,用這種方式來「嚴以律己」時,我發現,我會開始「傻傻愛人」,愛到最後一天。在泰國的那幾年,收假離開台灣時就對家人湧起非常濃厚的不捨,那種巨大的思念感有如怪獸,幾乎把我吞進去。後來更發現,不只家人,對同事,自己的情緒愈來愈像豆腐那樣的軟弱稚嫩。很抱歉用了噁心的形容,事實如此。我表白,特別的愛身邊的人。我愛我的家人,愛我的工作上的夥伴,愛我的老朋友。只要有誠意交好,就傻傻的愛。

一般人的「追尋自我的過程」,很難真的做到真正的「一個人」。大部份人回家後突然想對自己來個劈頭大整頓,追尋自我,都是因為「看到某一個人」,或者,「某個人一句話」,觸動了你,回家後就會想,「為何不能跟那個人一樣?」「我好羨慕那個人!」這不叫追尋自我,這叫染化自我。

我的追尋自我,則是很安靜的一段過程,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找尋自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透過不斷的詢問自己,我不斷的找到一些結論,由於這結論都有記下,我不會進入繞圈圈的死胡同,於是,這套邏輯經過十幾年的「演化」,幾乎可以說出,我是在哪一年開始決定每日豐富,哪一年開始決定以瘋狂與人說話……「悶頭研發」好久,在這追尋自己的過程中,每一個明天,我都比昨天更了解自己。大約到了30幾歲時,這段追尋終於停止,我已經收集足夠的資料,自己要什麼已經蠻清楚了。自我追尋到這個答案以後,就死命的抱住這個答案。我用這個答案來規範自己,我用最嚴厲的方式用這個答案來規範自己。

結果,現在這個我,是很純正的一個「個體」,我對這「個體」嚴厲到,試圖想砍掉所有人性的羈絆,硬就是把所有的有的沒的社交全部砍掉,對那些虛偽的東西全部不予受理,甚至以後可能導向虛偽的人際關係也全部不予開始。於是,有一陣子,我被周圍的朋友通緝。我對這個「自我」的純正度太過在意,也太有把握,突然發現,真正大的包袱是在自己身上!我知道「包袱」存在於每個人的世界裡。我也以自己證明,當「自己」非常的堅強,已經自給自足成一個完完全全獨立的個體時,它已經不需要任何外界的灌溉。這時候的情緒很完整,可以接受很大的外界的衝擊,也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穩定得不動如山,死命朝目標前進。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人為善,是職場的升遷之道;許多職場達人以好好先生獲得同事、老闆「高EQ」的印象,工作表現也很好,但是有時候,當好好先生不見得是對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經驗,拚命做濫好人,結果工作很苦,苦到自己,悶在心裡。現在還有一個數字出爐了──這周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好好先生的職場危機」,它在講一本上個月才剛出版的書,這本書訪問了350個職場達人(其中包括50個CEO),關於「好好先生」的潛在問題。這問題其實相當大條,因為好好先生/小姐爬到CEO的位置以後,可能因為「太好」,害公司短少了8%的營收。

作者對這50位大企業的執行長作市調,問他們「人太好」的狀況是否他們事業造成過一些影響?這些企業真的是大企業,包括PricewaterhouseCoopers、American Cancer Society等各產業,無獨有偶的,這些已經事業成功的大CEO,回想起來,都有這樣「人太好」的經驗。作者將他們的答案收集起來,計算出「人太好」這個問題,真的就為這些企業的營收足足短少了8%。而8%是什麼意思呢?假設淨利率、股數、本益比等等參數都一樣的話,一檔原本是92元的股票,可以因為這些CEO「硬一點」,就打破100元了。至於這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我猜想,應該是作者請這些大CEO回想一些因為「太nice」而錯失的案例,再問這案例若沒有錯失會帶來多少收入。奇怪的是,這消息顯然不太令人驚訝,隨便走在路上找個人來問問:「好好先生在職場會成功嗎?」應該有一半以上會跟你說,「唔…。」就是一言難盡的意思,這本書做的一個市調更顯示,甚至有61%的美國人認為好好先生根本是會失敗的。有趣的是,大家明明知道「商場上不能當好好先生」,大家卻還是受困於好好先生的角色,不小心太好,做出一些不符商業或職場利益的決定。就連上述這些CEO,這些理所當然的「超級職場達人」,顯然自己也認為「還可以再硬一點」,他們知道自己從前的決定,有些都太軟,他們都覺得自己錯扮了「好好先生」,他們都想改正自己「好好先生」的習慣。連美國的CEO都這樣了,亞洲的CEO,只會更「好」而已吧。

所以,好好先生、好好小姐不只是你、我,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問題與習慣!聰明的CEO為何不硬起來?人是情感動物,就算是在商言商,大家不可能照著生意做、照著規定來。
但那8%怎麼辦?見招拆招。這篇報導指出三個「好好先生」平時可以為自己帶來的新思維:

一、商業是競爭的,好嗎?要面對它,不是逃避它,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CEO說,「做生意,無論你喜不喜歡,就是有競爭、有挑戰、必須積進(aggressive)!」
二、人好,不表示「事情」會跟著好,好嗎?所謂「對事不對人」,事情不好,最後大家都慘。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CEO就說,對部屬或同事太好,該批不評,該硬不硬,事情無法做更好,在禮儀上是對他們好,但在職場上就是對他們不好,這個CEO甚至講重話稱好好先生為「disservice」,幫倒忙還傷害了對方!
三、針鋒相對並不見得是不好的事,好嗎?好好先生怕與人衝突(confrontation),因為衝突這件事讓人不舒服。但好好先生若去瞭解「針鋒相對」本身的商業價值,那8%的loss,就不會這樣做了。CEO有一個哲學是「一邊對幹一邊賽跑」(race to the conflict),發現有爭議,就快點吵;吵完,解決它,兩邊吵完後一個早上就雨過天青,繼續工作。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過於樂觀?扭曲現實到極端程度是有害的!(Michael Shermer)

你開車技術比一般人都好嗎?我曉得我是,而且我也敢打賭90%的人都自認如此,因為這個稱做「比平均值高」的現象,屬於樂觀心理學的範疇,已有許多文獻佐證。
心理學家卡恩曼在2011年出版的《快與慢的思考》中說:「人對於做得還可以的任何事,會傾向於對自己的表現過份樂觀。」只不過樂觀過了頭,就可能掉入有危險性的過度樂觀。美國杜克大學的教授蒐集了1萬1600位財務總監的預測,然後與市場結果做相關分析,發現相關性小於零。這樣的過度樂觀可是要付出嚴重代價的,卡恩曼說:「針對財務總監的研究顯示,對於標普指數最有信心及最樂觀的人,也是對自己公司前景最有信心及最樂觀的人,他們會比其他人冒更多的風險。」在卡恩曼引用的一份加拿大研究中,參與「協助發明家計畫」的發明家,花錢請人就37項準則評估其發明;其中有47%的人「就算被告知他們的產品沒有希望卻仍繼續投資。這些堅持或固執的人,平均又多損失了當初一倍的投資,才放棄努力。」在這些創業者的心裡,失敗可能不是選項之一,卻是常見的現實。

極度樂觀者對損失不生反感,應是由「傳記選擇偏見」所造成:少數非常成功的創業者都有傳記(以及自傳)問世,而居多數的失敗者則沒有。以賈伯斯為例,他的全面性樂觀偏見,經由某位同事所稱的賈伯斯「現實扭曲力場」而展現。根據《賈伯斯傳》的作者艾薩克森所述:「賈伯斯扭曲現實的根源,是他相信自己不受規則所限??他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受揀選的、有先見的。」他的樂觀變形成為扭曲現實的意志,凌駕於只適用他人的規則上,這點可從許多方面看出:法律(佔用殘障停車位、開不掛牌照的車子)、道德(指控微軟剽竊蘋果的滑鼠與圖形介面,事實上他們都盜用了全錄的點子)、個人生活(就算有確鑿的親子鑑定,仍拒絕承認自己女兒麗莎),及現實狀況(在市場上勝過資源充沛的IBM巨人)。有項現實是賈伯斯的樂觀扭曲力場未能全然以意志扭曲的:癌症。賈伯斯在診斷出患了一種可以治療的胰臟癌之後,一開始拒絕動手術。他向艾薩克森吐實:「我實在不願意他們剖開我的身體,所以我試了一些其他可能有用的方法。」艾薩克森寫道,這些其他方法包括食用大量胡蘿蔔與果汁、大腸清洗、水療、針灸與草藥、某種素食,以及「好些他在網路上找到的療法,或是諮詢全國各地的人,包括靈媒。」這些全都沒效。

樂觀冒險難道不是成功建立事業的基礎?沒錯,但有一定限度。樂觀天性的好處之一,是在面對阻撓時堅持不懈,但全面性的樂觀偏見可能有害。大多數人會看輕現實的嚴酷、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比實際情況更可能達成設定的目標進而對損失有所反感,是人類在貧乏且不確定的環境下演化出來的現象,那是因為損失帶來的痛苦,常常要比獲益帶來的快樂高出一倍。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不能成功的「戒」掉,都看你什麼時候下的決定(時機對了,山可移,太陽西邊出來,鬼都可推磨。)


在US News看到一則科學家研究,他們在研究,吸煙者為何總是「常常戒煙失敗」?結果這研究證實了一個看似很簡單、卻很有意義的道理──我們連自己的動作都很難預測。宣布戒煙的「timing」,往往都是在又忍不住吸一根煙之際,到這時候才痛定決心要戒煙!但,無論當場甩掉打火機、還是對著天立誓、還是切掉一根手指,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人的腦袋,這時候已經徹底忘記兩個小時後會多麼的想抽煙。人的腦袋,低估了煙癮的力量。

科學家把人的狀態分成兩個狀態,一個是「熱狀態」(hot state),也就是煙癮剛好發作的時候,或是一個想減肥的人剛好肌腸轆轆的時候,還是愛賭博的人剛好已經好幾周沒賭、手癢到極點的時候……另一個是「冷狀態」(cold state),則是才剛剛抽煙、吃大餐、豪賭、狂飲…心中那慾望已被澆熄了的時候。

這篇報導說,我們每次想要養成什麼好習慣,或是改掉什麼壞習慣,總是「選錯時間」,「選錯timing」。我們總是喜歡在「冷狀態」時,才握緊拳頭說,我要戒掉、我要成功!結果,人腦由於無法正確判斷「熱狀態」時會如何的故態重萌,以致於亂喊了一下,亂計畫了一下,只懂得把打火機或剩下的煙丟掉,只會做一些沒用的準備,等到「熱狀態」又來臨,之前的決心就像紙糊的一樣,一撞就破!無可救藥的,讓它又故態復萌了。

科學家為了證實這個想法,精心規畫了一個有趣實驗。他們找來98位老煙槍,將他們分成兩組,A組很可憐,先忍12小時不能抽煙,然後進來做實驗;B組則讓他們在實驗前抽了煙解了癮再進來,進來後,科學家再塞了一根點燃的煙,香氣撲鼻的放在已經忍耐很久的A組的面前,而B組則讓他們進入一間完全沒有煙味的房間。這時候,科學家只問他們一個問題,就會放他們出去抽煙了(不然A組會抓狂)──

「接下來12小時,你們得再度忍住煙癮不抽,12小時後給你選擇,我們要付你多少錢,你才能答應我們繼續不抽?」
A組與B組都寫下了答案。然後抽了該抽的煙。兩組都再次進入了12小時的戒煙期,然後第二次的被帶進實驗室。這次,無論A組還是B組,科學家在他們面前都點了一根點燃的香噴噴的煙。這時候,A組和B組的再度被問到同一個問題:「接下來12小時你們得再度忍住煙癮不抽,12小時後給你選擇,要付你多少錢,你才能答應我們繼續不抽?」
A組與B組再次寫下答案。
科學家發現,A組的答案,兩次差不了多少。但B組的答案,第二次卻比第一次還高了相當的多(significantly higher)。更有趣的是,A組與B組現在處在香氣噗鼻的煙室中,再被問到另一個問題:「那,『現在』要付你多少錢,才能答應我們繼續不抽?」
這時候煙癮正發作,兩組都很想抽煙,應該會給比之前都更高的數字?錯!科學家發現,A組的人,竟然只有25%的填了更高的數字,而B組的有超過一半都填了更高的數字。換句話說,換句話說,B組當初第一次實驗,在「冷狀態」的時候,顯然大大低估了他們對煙癮的克制力。而A組,反而竟然能準確的預估他們對煙癮的克制力,做出了正確的一個評估!
所以,讓A組和B組來為自己設立一個「戒煙計畫」,哪一組會成功?哪一組會失敗?
今天A組與B組大喊「我決定要戒煙」,哪一組會成功,哪一組會失敗?

答案已經很明朗了。
聽起來,這好像是普通的道理,我認為,其實教了我們一個超級大的訣竅。我甚至覺得這篇文章是幾個月來最受用的一篇。我現在終於知道,該怎麼提升自己、改善自己了。
我們常常選擇不太對的時間timing,想提升自己,來讓自己改掉壞習慣(假設你認定它是壞習慣的話)、養成新習慣。我們總愛選在「冷狀態」、沒有威脅,或才剛剛妥協於威脅,心中百般愧疚的時候,才真正的「下決心」,但,這決心真的只有「決心」,一點也不聰明,沒有思考過該怎麼去執行這件艱困的事情。我們無論是想減肥、戒煙、戒酒……甚至劈腿族要如何「戒色」,若能在「熱狀態」的時候來做決定,成功率就大增了!
就一個timing的選擇而已,這麼簡單!
而,對平常人來說,更常見的狀況不是要「戒」什麼,而是「養成」什麼好習慣,或「追求」某個成功的習慣。要怎麼養成最快?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提升自己成功的機率。
譬如,我有好多計畫,想要讓自己做;我希望自己再多學點這方面領域的東西,我希望自己再多接觸這樣的人……但每次都是下了決心,卻無法持之以恆,那,這個科學報告教了我們一個大技巧:選在「熱狀態」時,再來計畫未來!這種事不像煙癮,那,什麼是熱狀態、冷狀態?想一想,像這樣的「決心」的問題,熱狀態與冷狀態是反過來的。應該這樣看,它的潛在敵人,也就是讓自己在關鍵時刻決定「還是出去玩好了」、「還是不要去上課好了」、「還是再懶一下好了」,就像煙癮一樣無所不在。而每次我們想做有意義的事時,它們會跑出來,讓我們繼續做「沒意義」的事,而每次我下定決心一定要養成好習慣,都是在當場的時候,譬如我真的學了一點東西、接觸到這樣的人的時候,才說,「哇,真有用,所以我下次一定要再多學學、多看看!」但由於這句話是在「冷狀態」的時候說的,也就是沒有其他誘惑時所說的,所以不準!

我們要選在「熱狀態」的時候,尤其是正好朋友有約、準備出去玩耍的時候,在這時候站出來和自己宣布:「我要戒掉!」「我要努力!」然後,把自己留在原處,不要受誘惑,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這次的遊玩計畫給推卻掉,然後……詳細的規畫接下來要怎麼克服萬難,完成這個人生改造計畫!

有人說,天下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來鼓勵女人美體瘦身,但現在科學家說,這不是「懶」的問題,而是timing的技巧的問題。下決心無法達成,是人類天生的問題,但人類科學家還是很厲害,可以打敗大自然──天下沒有食言的決定,只有下錯timing的決定;天下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只要在對的時間作決定,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權,就可以回到自己手中!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過很多對交往久的或是已婚一陣子的伴侶,曾經很喜歡一起「看電影」,但後來漸漸不再一起看電影了,為什麼?算一算,看電影至少要坐在戲院二小時,加上來回的時間就是三~四小時;看電影曾經是最親密的娛樂,卻很快變成了最遙不可及的娛樂。曾看過網路上一帖抱怨,某女結婚三年,說她和她老公不再看電影,因為每當她提議去看電影,她老公就會說:「這樣是不負責任的!」

孩子還沒照顧好,怎麼去看電影?
家裡沒有整理好,怎麼去看電影?
日常用品沒買完,怎麼去看電影?
終於,孩子照顧好了,家整理好了,日常用品也買完畢了,她老公就會說:「好累喔,今天不要去了。」
再補一句:「省點錢吧!」
一度,她真的懷疑,有生之年有沒有時間再踏入那個電影院!
或是這句話應該改成──有生之年,有沒有可能再撥出三小時的「玩樂時間」!
三小時怎麼可能這麼難?但當她確定撥出了三小時的娛樂時間,她的老公就會回敬一句話:「你的本份不是看電影,現在家庭已經不是兩個人談戀愛,不要整天只是想玩……。」但她沒有想玩啊!她一星期就是工作加睡覺過了六天又21小時,只剩最後3小時看電影,但,她仍然不敢再提起看電影這檔事了,不只是怕被拒絕而已,也怕被冠上那個「沒盡責任」的大帽子;在這時候提出看電影,就表示自己是愛玩,她已經這麼努力工作,實在不值得被栽上「不負責任」、「沒做好本份」的指摘。這件事發生在很多人身上,不只是有男/女朋友者,我有一個女性朋友,三十老幾了沒有交往對象,幾年前我和她有過一段對話,要介紹一位優質男同學給她認識。
「妳何時有空啦!一起吃個飯,介紹妳們認識。」
「我太忙了。」這位女性友人說。
「平常晚上選一天吃飯吧!」
「我每天下班後,太晚,太累了。」
「週末呢?週末哪天妳有空?」
「週末都要忙著辦活動。」
「每周都要辦?這樣怎麼受得了?」
「就算沒活動辦,休息都來不及了,根本『沒心情』玩。」
「那……你總要吃飯吧!」
「我吃飯時間都好短,沒時間吃。」
「那早餐呢,總要吃早餐吧?」
「都在家隨便弄………。」
「………。」

我無話可說了。這位女性友人並不滿意自己單身現狀,早就嚷嚷要人介紹,但真的要介紹的時候,她卻連個三小時都排不出來,你要我怎麼介紹!這位朋友的問題不在她真的太忙,再忙,也不可能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她的問題是在,她沒有將「玩」變成她的「責任」之一。你了解到它們的差別了嗎?現代人雖然注重娛樂了,但,娛樂仍然排在本份之後才做。當娛樂與本份衝突的時候,我們依舊選擇本份先做,這是百分百正確的,也是成功的職人的基本的訓練,但問題就是,當本份做完之後,我們就覺得,本份已經做完了。我們忘了,還有一項本份還沒做。我們忘了,娛樂變成了本份之後的甜點,而且不是必做,只是選項之一。可以要,也可以不要。我們認為娛樂不是本份,長期下來,會造成自己的生命嚴重匱乏,也會造成其他人的生命嚴重缺塊(如上一篇故事所言)。我們認真的做完了事,卻沒有認真的給自己一份娛樂,給身邊人一份娛樂。

你知道嗎?「本份」這個東西,大多數時候是拿來壓人的藉口,也是讓自己最後人生凋零蕭條的主要原因,真正會盡本份的人,不會掛在口上,而會真正的做下去,而做下去之後,就會發現一天24小時,再怎麼忙碌也不可能連個該有的娛樂都沒有,當你忙著盡本份而沒「玩」,你就沒有盡完你所有的本份!自己是容易忙過頭的人,但週末一定想盡辦法排出半天的時間,說什麼都要出去玩一趟;當然,下雨的時候、特殊狀況,就算到樓下走一圈也是「娛樂」,稍有時間就一定走得老遠,這只是我想出的一個小辦法,讓我自己可以盡到「娛樂」的本份。

人生只活一次,認真負責盡自己的本份,別忘了連「娛樂」一起算進來,3小時、6小時的娛樂,犧牲了它們,沒什麼值得驕傲的,保全了它們,才真的應該驕傲!

(摘自Mr.6)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ssy desks in the office can actually lead employees to think more clearly, say researchers...

Managers and office busybodies might be keen on a clean desk - but it seems that in terms of productivity, they could have it all wrong.
A messy desk can actually lead people towards clearer thinking, say researchers from Germany. The researchers found in a series of linked studies - using a messy desk and a messy shop front - that people actually thought more clearly when all around was chaos, as they sought to simplify the tasks at hand. Visual and mental clutter forces human beings to focus and think more clearly.

Famous thinkers and writers such as Albert Einstein (pictured) and Roald Dahl have been notorious for their untidy desks. 'Messy desks may not be as detrimental as they appear to be, as the problem-solving approaches they seem to cause can boost work efficiency or enhance employees' creativity in problem solving,' say the authors. Oddly, the effect seems to work most on conservatives - political liberals are less liable to be worried about mess in the first place, say the researchers.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managers often promote 'clean desk' policies to avoid disorganized offices and messy desks, for the purpose of boosting work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write lead Jia Liu of the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in a paper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This practice is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at a disorganized and messy environment can clutter one's mind and complicate one's judgments.''However, not all evidence supports this conventional link between a messy environment and a messy mind.'The scientists tested people's response in various 'messy' environments - including a messy shop front, a disorganized desk, and even a work environment where a language task 'reminded' people of messiness.

The authors found in the series of six studies tended towards simplicity in their thinking. 'They categorized products in a simpler manner, were willing to pay more for a t-shirt that depicts a simple-looking picture, and sought less variety in their choices,' said the researchers. Oddly, the effect seems to be more profound dependent on your politics - because liberals, say the researchers, are generally less concerned about being disorganised.
'Specifically, conservatives, when confronted with a messy environment (compared to a clean environment), were willing to pay more for a t-shirt with a simple-looking picture. Liberal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his shirt was not affected by messiness,' the authors explain.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一直不解,為什麼亞洲人會這麼吝嗇於「稱讚」他的孩子,或他的學弟妹,或他的後進、他的部屬。直到有一天無意間在書店聽到一對年輕父母的對話,我終於了解為什麼──這對年輕父母正帶著兩個蹦蹦跳跳的小朋友,逛著這家大書店,搭電扶梯的時候,那位年輕媽媽摸著他孩子的頭,慈愛的說:
「小強好乖,今天真的好乖!」
「好了,別再稱讚他了。」爸爸竟打斷。
「為什麼?」媽媽莫名其妙。
「不要給他太多稱讚!」爸爸說:「太多稱讚,以後他會以為他什麼都很棒!」
「以為他什麼都很棒,有什麼關係?」媽媽生氣的追問。
「但是,他不可能永遠是最棒的!」爸爸辯。
「對啊,但讓他多一點自信又有什麼關係?」媽媽說。
「太有自信,讓他以後無法接受批評。」爸爸繼續說。
「太有自信和接受批評,兩者有什麼關係?」媽媽不爽。

爸爸繼續說下去……。

聽了這對夫妻的對話,有些領悟──我一直以為亞洲人是「羞」於稱讚,或是「不知道」怎麼稱讚,還是「沒有習慣」稱讚;我以為這不是我們後天的錯,而是上一代留下的先天缺乏,讓我們沒有稱讚的習慣!但,聽了這對年輕夫妻的對話,我始了解,亞洲人永遠無法像歐美這麼願意稱讚後進、稱讚學弟妹、稱讚孩子……因為,我們都怕,稱讚太多,「寵壞」對方。亞洲人誤以為,稱讚,等於寵壞,到現在都還是這樣認為!於是我們一邊給出稱讚,一邊不斷的在做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是不是我們給了孩子太多的稱讚,給他太少的責罰?」但我們搞錯的是──
給多稱讚,不等於就要給少責罰!給多稱讚,不等於讓孩子缺了自省的能力!給多稱讚而帶來自信,不等於孩子就會仗勢欺人或狗眼看人低!我們誤將它們連在一起,造成的結果就是──每個亞洲人,從小到大,永遠少了一個稱讚。可憐啊!約束是要的,但稱讚絕對也不能少,永遠不嫌多。要知道,稱讚是我們向上的動力,稱讚讓我們有自信,稱讚讓我們產生一股正向的「reward」,稱讚讓我們很多事情都會很快樂,就像窗外遍地的陽光,沒有一處黑暗……但我在亞洲社會走一圈,發現,願意這樣「慷慨」給出讚美的「稱讚大使」,非常之少。因為我們嘴賤,講不出好話!因為我們悲觀,壓根兒只怕他走歪。因為我們有上一代的包袱,自己每天都被嫌惡了,怎麼稱讚得了他人?但,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大人或小孩,卻真的都需要更多、更多、更多的稱讚和鼓勵!
曾經和上司對話,稱讚某個很年輕的部屬,上司卻皺起眉頭,告誡了我──
上司說:「他還很年輕,現在看還不太準。」
我建言:「但他的表現實在不錯,值得多多告訴他他很棒,讓他開始產生正向循環。」
老闆回答:「不對,太早了,他很快就會恃寵而驕,不知天高地厚,我們會毀了他。」
我不放棄的說:「但這樣我們錯過了第一時間給他最棒的鼓勵。」
老闆回答:「不要急,應該等到他『養成習慣』後,水到渠成,再稱讚他。」
我繼續申辯:「他看來已經有這樣的習慣了,他需要更多的燃料。」
老闆回答:「你有看書上寫,養成習慣要30天你知道嗎?」
我又再說:「可是,沒有稱讚,怎麼養成習慣?」
老闆說:「不要識人不清,或是揠苗助長。」
我開玩笑:「但人家Facebook上面隨便都可以按個讚,您為何就是不能稱讚一下。」
老闆:「………。」

你可以看到,這樣的討論是沒有終點的。老闆可以舉出一大堆中國成語來抗辯不要給出任何鼓勵,我卻講不出半個,因為我和老闆對於鼓勵的看法真的是南轅北轍,喔對,唯一我可以講出的成語就是「南轅北轍」。真的是南轅北轍,那麼,每個亞洲人一生永遠都要缺一個稱讚。你的稱讚,又不用錢,只要放下你的負擔,給出一段悅耳的認同,這種施予,應該不難?自省是儒家教育極重要的功課,但是自省和稱讚是沒有關係的;稱讚他,是給他「動力」,而批評他,則是要讓他「修正」的更好,動力和修正是兩隻不一樣的引擎,兩碼子不一樣的事情,而動力遠遠重要過於修正。我們亞洲人,應該開始做這樣的事,這樣我們的下一代,自己的體內方能產生源源不絕的正面能量,和全球競爭。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