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beauty1107

目前分類:宗教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態度與能量

想讓自己成為一位積極的能量高手,那麼你的心情必須保持愉快、充滿自信和常感富足。如果你只在祝福的時候開啟好心情,其他時候都處在消沉的狀態,散發沮喪的能量,那麼就起不了多大的效用。能量運作發揮效力,部分是因為自身持續保有正向的能量。

這點相當困難,特別是我們處在高度競爭的現代社會裡,全球五十億人口都在為自己的生存空間積極打拚。純粹從物質的角度來說──也就是工作和金錢方面──似乎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他們所想要的。

假如我們無法得到我們所想要的,我們又怎麼能心情愉快、充滿自信、常感富足呢?我們不斷地接收外在世界灌輸給我們的成功形象和經驗,若是我們的人生不符合這些形象,我們就失敗了。汽車、房子、華服、度假、美貌、性感、權勢、影響力、名聲、社會地位等,沒有了這些,我們還算什麼?

事實上,即便人們得到了財富和物質上的成功,大部分的人還是不覺得快樂,他們仍然覺得焦慮,仍然處在緊張狀態,隨時準備與人廝殺,依然不開心。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研究人們對金錢的態度,我找不到任何錢財帶來快樂的例子,不過倒是有很多例子顯示,快樂的人因為金錢帶來更多的自由和選擇,而變得更快樂了;但是若他們本來就是不快樂的人,那就沒有多大的差別。

一個好的生命經驗並不會倚賴諸如物質成功等外在因素,而是倚賴我們內在的基本態度,這並不是外在世界所能給我們的。如果我們認為,外在的人或事──像是情人、老闆、孩子、金錢、美貌等──可以讓我們感覺快樂、感覺自信和成功,那我們就犯了嚴重的錯誤。外在因素或許可以暫時讓我們覺得快樂,但是最終真正持久的快樂,其實來自於個人的內在經驗。

感覺和態度是能量,快樂、自信和成功也是能量。既然是能量,那你就可以運用特定的能量方法,將這些能量帶進你的性格和身體內。

回歸基礎
能量世界的法則,與人類社會的法則截然不同的。能量世界對於你的外貌、你的魅力、你開什麼車、你的房子有多大,完全沒興趣,能量世界也完全不在乎你的教育程度、你的富裕程度或你的出身背景,能量世界只在乎你的感覺,和你所散發出來的能量品質與態度。

從這個觀點來看,所謂的「成功人生」,意味著你在生命中,散發出的正向能量多於負向能量。重要的是你的態度和散發出來的特質,重要的是你如何做你的工作,如何經營與最重要的人的關係。這些觀點創造完全不同的方式,評斷一個人成功或不成功。

想維持好心情,必須回歸到基本方法,也就是本書最核心的基礎。這個邏輯非常站得住腳:除非你打從身體內感受到快樂、自信和成功,否則你絕不可能感覺快樂、自信和成功。當我們說「我感到快樂」,這個感覺並不是局部的,不只局限在大腦,而是全身整體的感覺。

自信和成功的感覺,也是如此。快樂、自信與成功都是安住於全身的感覺。

除非你能完全地安住在身體裡,否則你不可能長期保有這些感覺的。這再度意味著,你必須與大地的能量連結,必須覺知到身體,面臨威脅時,你還能呼吸平緩,保持定靜而不慌張。這些方法在第二章已有完整的介紹。

當你學會了一些技巧,處理令人不舒適的外界能量;但是想生起快樂、自信和成功的感覺,還必須處理內在的威脅,像是批評、嫉妒、無價值感、受害者心態等等,這些破壞我們好心情的內在陰影、思想和情緒。面對這些內在的攻擊,也可以運用抵擋外在攻擊的方法來處理。

當一感覺到自我懷疑、自我批評、沒有安全感,以及任何內在評論的攻擊時,就是提醒你該與大地的能量連結、注意呼吸、回歸定靜及安住身體內。內在批評運作時,你一定知道,因為你會失去積極進取,身體感覺煩躁,無精打采,注意力無法不集中,心思渙散,總體而言,你會想要逃避或者想睡覺。請再回想一下武術高手的形象,雙腳堅定地踩在地上,身體的能量匯聚在下腹部,呼吸均勻平緩,臉部和眼神都透露出冷靜,態度輕鬆愉快,泰然自若。你還能想到更好的方法,對付那些想要征服你的內在陰影嗎?

快樂 健康的能量是一種自在活動的能量,而能量卡住之處每每讓人感覺不舒服,不快樂就是卡住僵化的能量。快樂是一種溫暖、流動的能量,跟幽默的效果很像。

相信,能讓我們開懷大笑的幽默,就是我們看到能量在某些事物上跳躍流動,那些事物是我們一般認為某種僵化模式的事物。這個僵化的事物可能是一項物品,可能是一個人、一個狀況、一個點子或是一種情緒。舉例來說,一位主教踩到香蕉皮而滑了一跤,就是在一般認為尊貴的形象上,產生了能量的流動。(尊貴是一種僵化的能量,不是嗎?)異端或是被禁的思想讓人覺得好奇,因為新點子不斷透過他們傳送能量。小丑總是透過僵化的點子傳遞能量。

這是很重要的,大笑越來越被大家認定具有強大的治療力,在英國甚至還有一間專門幫助人開懷大笑的全國性健康診所。從生化的角度來看,當我們大笑的時候,大腦釋放出讓人感覺好(腦內啡)的天然化學物質進入身體,透過整個身體系統運作感覺到開心。

快樂是將幽默柔化,一種更放鬆的感覺。快樂是一種溫暖愉快持續活動的能量。有些現代的神秘主義者,描述上帝彷彿是仁慈的能量之海。快樂的人永遠與大地的能量保持連結,也能安住在身體內,並且與這個溫暖仁慈的能量之海一直保持連結。

快樂不會讓你脫離現實,事實上,還有一個聽起來像是悖論的論點,真正的快樂讓你能以更開闊超越的心看待苦難,撫慰痛苦。慈悲與智慧往往跟快樂密不可分。

若想感受充滿善意的情感,能量必須經由人身不斷流動。溫暖的能量除了在身體內流動,也必須湧流在情緒和心智裡。當我們感覺到自在和容忍時,我們就知道能量已經在流動了。容忍是流暢富彈性的能量場,你的善意不會因為遇到不合意或不喜歡的人事物而消失。

快樂和容忍是好朋友。容忍的能量與冷淡、死板、毫無生氣和頑固的能量完全相反,容忍是靈活又流動的能量。

如果你處在快樂的心境中,當你遇到負能量時,你不會突然僵硬而不知所措,也不需要去跟負能量對抗,只要與大地能量保持連結,呼吸平緩,就能讓你的能量和態度流暢運行,並能評估下一步該怎麼做。這就是快樂的重要元素。能夠自在地回應外界所發生的一切,同時依然熱情地安住在身體裡,因此能量能夠保持流動,不會因恐懼或厭惡憎恨而被阻塞,你的振動維持在正向慈愛的狀態。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想事成首部曲】大聲說出「我要!」

你知道,你想要什麼嗎?你確定,這真的是你最想要的嗎?
這是兩個關鍵題,如果答不出來,
你的人生可能處於混亂的次序中,更別提心想事成了。
心想事成的第一關,就是要釐清自己的想望,且不斷提醒自己這個想望。
不然,就會淹沒在腦海中的千萬條想法裡。沒錯,是千萬條!
根據統計,每秒鐘,大腦會處理高達四千億位元的資訊,
但我們只能意識到其中的兩千位元!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想望,沒有不斷在腦海裡重複出現,很快,就會被淹沒。
你,要非常清楚向宇宙下的「訂單」內容;越清楚,越容易「事成」。
如果你的想法很模糊,甚至邏輯打架,
你發出的頻率也將如此,回應你的,也是混雜的結果。


【心想事成二部曲】勇敢踏出舒適圈

你明明知道自己很胖,運動很重要,卻總是挪不出時間嗎?
你很清楚負利率時代來了,錢會越變越薄,
但你寧願窩在沙發看電視,也不把證件準備好,
去銀行開基金帳戶?
你的心想已經夠清楚了,為什麼總是沒有執行力?
要改變,你得先學會不斷想像自己改變後的模樣,
讓這幅美好的藍圖,強化你的改變動機,
督促自己離開舒適圈,建立全新習慣,成就新願望!
當你試著改變,新的驚奇、新的喜悅,
會伴隨著你的執行過程一塊來到。
勇敢踏出舒適圈,前進!

【心想事成三部曲】用正向頻率導航

眼看著快要跑到終點,怎麼,偏偏被路上的石頭絆倒呢?
明明,你快要升官了,怎麼總部突然殺出個程咬金,擠掉你的位置呢?
心想事成,不等於一帆風順。
當你跌倒時,千萬不能懷疑自己,因為負面頻率一出現,
就會相對吸引負面的人、事、物,讓自己越挫越低落。
雖然心理學研究,人們遇到挫折時,九成以上的人會陷入負面情緒,
但你仍然要學習調整自己,當那一○%正向面對挫折的人。
因為這是可以練習的,在腦神經學上,人的思考模式是可以被塑造出來的。
你可以被途中的石頭絆倒,但絕不能放棄!
如何面對挫折,其實只是一念之間。這已經是最後一哩路了,加油!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瞭解沒有意義,想像才是一切。——愛因斯坦

當我最初接觸心想事成的秘密(吸引力法則)時,我就隱隱感覺到似乎存在著某種局限。
儘管這些東西開始也能帶給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很多意外的驚喜。但是當我試著更進一步探尋時,那些隱藏的局限就被放大了。

不滿足於那些和勵志學、成功學一脈相承的短暫性頭腦風暴和催眠式的激情,因為它們並不能持續作用在你的深層意識。
另一方面,不希望為了吸引某一事物而把太多時間精力耗散在不斷的幻想情境裡。那樣的話也一定是對吸引力法則很粗淺的運用。

如果要深入下去,要從最核心的開始。

一.調頻這個我在經驗篇裡已經提到過,它是心想事成最核心的部分。在所有吸引力法則的經驗裡你都會碰到的幾種用法:

1.許下願望(下訂單)——調整信念——保持高頻率振動(感覺)——接收

評析:這類方法最簡單。但局限是,你無法確定這個願望包裹什麼時候能夠送達。也許你可以給它一個時間限制。但你心裡很清楚,時間仍然有一個客觀標準。

你不能無視內心直覺而天馬行空。為了使訂單更有成效,你還必須添加很多細節,醞釀很多感覺。以便你收到的包裹能夠真正適合你。

2.許願——做計劃——調整信念——保持高頻率振動(想像)——接收

評析:這類方法比較務實。能夠保證事情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但局限是,比較累人。有些人習慣每天固定時間對自己下功夫,這很好。但並不見得適用於所有人。另外,這些技巧和一般的成功法則沒太大區別,沒有將吸引力法則的優點發揮到極致。

3.許願——調整信念——增強能量——保持高頻率振動(加速)——接收

評析:這類方法對吸引力法則有強化作用。對願望的實現有加速效果。但局限是對於很多人,並不瞭解增強能量的方法。有些據說可以測出你的能量等級的程序,但效果難於保證。更主要的,當事情變得過於程序化,遊戲「目的性」太強,根本意義就會喪失。

4.保持高頻率振動(靈修)——許願(或意念)——調整信念——接收

評析:這類方法擺脫了為結果而刻意營造的某些主觀振頻假象,使自身頻率振動更自然和諧。所以常有意想不到的奇跡發生。局限是靈修式的頻率振動要一直保持通常是困難的。而且難免會落入一種對靈修形式的慣性執著。當一個人在傳統的體系裡無法與時俱進時,遊戲就會被迫終止。

綜合評述:
1.對這些方法的評析不表示它們是不可用的。也不表示沒有繼續發揮想像的可能性。但受限是存在的。

2.作為吸引力法則運用的最大局限:它必須借用外部工具間接而非直接地利用精層面的能量(每個人都有一個和宇宙連接的能量體),也間接地而非直接利用心層面的能量。

註:在一些至師的描述裡,精層面共有276個精氣。這276個精氣的每一個都是另一個的影子。而每一個精氣形式代表一種物質現象所呈現的能量(能力)要素。

3.吸引力法則,其本質就在於吸引。所以能使用主觀意志控制的可能性很小。因而並不總是心想事成的。儘管這和不可變更的本質部分有關,但不表示沒有進階的可能。


二、潛獵

《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這本書裡,作者開發的「從金錢遊戲裡解脫」之遊戲其實很多技巧都涉及到對能量場的直接利用。比如:從不適中取回能力的技術;在能量場改變模式的技術;想像力創造的技術等等。可以說這些技術是吸引力法則的一個顛覆和蛻變。西方人的靈性通常帶有很高的科學思維,追求精確和實用。但是和有著悠久經驗的古老民族神秘傳統相比,似乎又顯得不夠靈活。


潛獵這個詞是從巫師唐望的傳記裡來的。唐望本身就是個潛獵能量的高手。在這裡我借用這個詞來表明遊戲可以到達的新階段。潛獵的意思是對事物的一種若即若離的敏感專注狀態。當一個人處於這種狀態時,他開始捕捉那些隱藏的能量,以及那些只有在另一個「世界」(通常稱為精界)才有的聲音和圖像。他獲得在普通意識狀態下所不能獲得的經驗。

舉一個潛獵的簡單例子。

有一個朋友,打檯球的技術很高超。每次玩球幾乎都是我輸。這讓我越來越感覺提不起與他挑戰的興趣。
甚至有時我會想:我的技術是不如他,把這當做一種消遣也謂嘗不可。。這種信念直接導致把相同的輸球經驗帶到我的每次狀況當中。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覺得不應該這樣繼續下去,我必須打破這個由習慣性信念創造出來的挫敗幻覺。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我便立即調整了自己的狀態,讓自己進入一種潛獵的模式裡面。

在一種遲鈍的積極性不高的被動反應模式中,檯面上的每一個球都是難於控制的,甚至每桿打得都差強人意。這是我原來的狀態;

在一種敏銳的積極性較高的主動反應模式中,檯面上的每一個球是可以通過熟練的經驗來掌控的,所以打球的準確度是相當高的。這是我朋友目前的狀態;

而我現在的狀態是:我摧毀了我的舊有信念模式,不再堅持我由於技不如人就不能打贏他的虛假信念。並且讓自己處於一種潛獵能量的狀態之中。

很快,一些隱含的有用信息開始浮現出來:

我發現要打進一個球,擊球技巧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可以通過簡單訓練就能掌握的部分。
我發現當我非常想擊進一個球時, 緊張和受限的感覺就被製造出來,通常進球是不可能的。
我發現當我覺得很難擊進球時,通常是不能進球的。
我發現當我對上述兩種心裡有分辨和論斷時,進球也是不可能的。

然後,
我發現當我在擊球一瞬間停頓掉所有內在對話(思慮),讓自己處於若即若離的空靈狀態。進球開始變得很容易。

我發現當我專注於白球——目標球——球洞這個三點一線,進球變得更容易。

最後,
我發現當我可以調用更多來自能量體的能量,用意念給這三點位置加上了一條連接線來固著(可能你認為這是想像的,但對我而言那是可見的)。進球既穩又准。
我發現當我的能量振動頻率越來越高時,一些看似毫無希望的擊球,拐彎抹角地從另一個球洞進去了。

結果,在短短的兩小時之內,我由最初的輸五、六個球,變成兩個球,然後平局,最後兩盤反敗為勝。

通過這個例子我看到,潛獵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為它直接調用了精層面的知識。當然潛獵的能力也有大小熟練之分。它在能量場發生的機制是這樣的:

破壞舊模式——建立新模式——停頓內在對話——專注——獲取經驗——創造奇跡

而潛獵需要培養的是一個人覺察的能力
如果你能經常處於覺察當中,要隨時停頓內在對話其實是不難的事情。

當我在生活中不斷對一些挑戰和阻滯進行潛獵時,我感到了能量的不斷增強以及帶來的充實感。在《你》中作者告訴我們說,你需要不斷地期待不適感,不斷地玩人性遊戲。以便從中取回能力。
直到你從金錢遊戲中解脫。

你不必等到取回能力後才開始創造。你現在就可以去挖掘你的無限可能。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6 Thu 2012 11:57
  • 置頂 寬恕

寬恕不是忘掉傷痛,也不是否認痛苦。而是趕走那些煩擾我們的憤恨之情,得以擁有新的開始。充滿愛和理解的寬恕不僅是對他人的大度,更是給自己的禮物。

英國名歌手艾爾頓強(又譯艾頓莊)曾說:「『對不起』或許是最難說出口的三個字。」但我發現,原諒這個詞也常被誤解。我們不太容易原諒,總覺得原諒人就意味着委屈自己。

「傷害我的人不值得寬恕,」我們常常會這麼想,「如果我原諒他,就會有人利用我的善良,我也可能再次受到傷害。」

無論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時的過失;別人對自己一片真心的誤解;或者僅僅是十年前小姑無心的一句「你胖了」,我們都可能懷恨至今。這些傷口非但未隨時間消失,反而被當成寶貝似地深藏心底,不時從記憶裏取出,如同翻閱相簿或鑑賞首飾那樣細細回味。每當此時,那些未能被寬恕的往事就構成了一部感傷電影,種種細節歷歷在目,揮之不去。昔日怒火被重新點燃,當下變成滿腔怨恨。

寬恕究竟基於什麼呢,宗教信仰?還是為人着想?在這樣一個殘酷過頭的世界裏,又有什麼是真的無法原諒的呢?

寬恕能夠影響你的一生,要理解它的含義並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寬恕,我們必須弄清楚它是什麼。專家們一直在探究什麼是真正的寬恕,它已經構成了科學研究的領域,雖然仍有很多爭論,但也有了不小的成果。

憤怒是盤旋待降的飛機

弗雷德.拉斯金是位諮詢師,也是健康心理學家,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領導「寬恕」議題研究小組。
在名為《原諒他人即自我療傷》的專案中,他完成了對眾多案例的研究,最終把那些久久無法釋懷的情感比喻成在空中連續飛行數週的飛機,消耗着為緊急情況所預備的能源。

「這些憤怒的飛機慢慢累積壓力,最後的結局通常是墜毀,」拉斯金說,「而寬恕則是一旦着陸後的平靜。」

拉斯金指出寬恕不是一味承受他人給予的傷害,逃避痛苦的回憶,或為錯誤的行為找藉口;也不是一定要你和施害者妥協>。「寬恕是為了你自己,和那個傷害你的人無關。」拉斯金說,「學習寬恕就像學習踢球。在研究中,我們發現人們能管理好憤怒的能量,也能很好地運用它,人們通常不會把可貴的精力浪費在業已造成的憤怒或痛苦上。
透過寬恕,我們理解到無法改變過往,卻能夠將自己從中解脫出來。寬恕使我們的飛機最終着陸,進行必要的維修。」

strong>寬恕不是讓傷害我們的人免受責難,也不意味着要被動地接受不公平待遇,它的目的在於給自己和平寧靜。
然而,如果傷害大到無法寬恕,又該如何呢?


恢復力是對抗命定

「恢復力是對抗命定,它釋放了內心的自由,使我們不再被過去的傷痛所折磨。」
唯有如此,那些遭受過巨大災難或歷經痛苦情感折磨的人,才能擺脫受害者的角色。

如果不學會原諒他人,就無法成長進步,也無法堅強地面對困難。我們將永遠沉溺於悲傷,無法恢復。有些人總是怒氣沖沖,想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遭受了不公平待遇,
其實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麼做,最終受傷的其實是自己。世人不會在乎我們痛苦的過去,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所做與所能付出的一切。
當我們緊抓着舊傷口不放,自憐自艾的情緒讓我們無法關注他人。倘若我們把自己定位為苦難的殉道者,就只能坐等他人伸出援手,讓一切可以奇蹟般地重回正軌。」

寬恕讓我們坦然面對自己脆弱的一面,也使我們意識到毋需刻意隱藏這種脆弱。認清自己的不足讓我們不再犯同樣的錯。

不止於此,研究還發現寬恕在醫學上具有不小的療效。

寬恕有益身體健康
除了有益心理健康,許多研究顯示,釋懷對生理健康也大有幫助。這絕非誇大其辭。威斯康辛大學所做的《寬恕和身體健康》研究表示,學習原諒他人可以幫助中年人預防心臟疾病。

這項研究還指出,越是能夠原諒他人的人,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越低。如果對所受痛苦耿耿於懷,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關於重揭舊傷疤也有很重要的研究發現。其中一項指出,人只要想五分鐘憤怒不安或沮喪的事,就會減低人體的心率變異指數。這指數是神經系統的健康測量標準,同時顯現心血管系統整體的彈性;指數若偏低,就有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

同樣的研究還顯示,五分鐘的消極思考會減緩人體免疫系統的反應,其防禦機能也會隨之下降。

寬恕有益於身心健康,這不僅對他人,同時也對自己大有裨益。尤其當我們自己犯了錯誤或有罪惡感的時候,倘若寬恕自己,就不需要再感覺自己像個罪人那樣理應受罰。

寬恕不是忘記,也不是沉湎於否認。相反地,寬恕讓我們擁有全新的開始,遠離纏繞着我們的憤恨,迎接新的機遇。

充滿愛和理解的寬恕與其說是對他人的慷慨大度,但更是給自己一份可貴的禮物。

做到寬恕的六條途徑
葛培理牧師擔任美國歷屆十多位總統的顧問,在美國蓋洛普民意調查公司編撰的二十世紀名人排行榜中名列第七。現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曾說過,在丈夫性醜聞纏身的日子裏,「葛培理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支持,使我做出讓婚姻繼續的決定。他勸告我要饒恕。這點我永遠不會忘記。」

葛培理提到以下幾點,能幫助我們好好寬恕。

1. 把「與人和睦」當成目標

你能以「與人和睦」的心對待每個人嗎?很遺憾,有時的確不能。但關鍵是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做不到時,就該好好反思。

2. 任何情景下,想讓別人如何對待你,就怎樣對待別人

謙卑的人擁有智慧,但驕傲常蒙蔽我們的內心。當我們做錯事,總盼望得到寬恕,因此我們也要學習去寬恕別人。

3. 注意言行,口不出惡言

太多婚姻和友誼的破裂是出於語言的傷害,它會使雙方積怨更深,無法饒恕對方。所以,請隨時提醒自己:不要說出不恰當的話。

4. 不要以惡報惡

不但為愛你的人禱告,也為傷害你的人禱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內心會獲得醫治。

5. 遠離報復,別深陷過去

你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報復也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帶來新的傷害。將注意力放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學習寬恕與被寬恕。

6. 恨「罪」,但愛「罪人」

我們憎恨的是罪行本身,必須學習依然愛這個罪人;當此人悔改時,試着接納他。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