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喜歡吃牛肉麵?大家說,牛肉麵有什麼好吃的!不就只是牛肉、加湯、加麵?沒營養,牛肉吃太多膽固醇過高,小吃店可能不衛生,湯頭的黑大多得自醬油,一碗最多兩百元,請你吃牛肉麵,謝謝你幫我省錢!喜歡吃牛肉麵,不是最近才發現的。每次從海外帶著一顆滿是鄉愁的空肚子飛回台北,「牛肉麵」絕對不在「必吃清單」之中。曾經一周吃五次不同家的蚵仔煎、七家炸蒸煎都有的臭豆腐,卻從沒有吃到半碗牛肉麵。因為,在國外對不缺牛肉麵,旅居海外的上海人煮牛肉麵絕不會比台北人差;在國外,牛肉麵也是各種餐館必備,台灣小吃店有他們的做法,川菜館有他們的做法,清真館又有他們的做法,香港人、馬來西亞都有他們的做法,這麼多選擇,沒有一個吃不到、吃不飽,不像其他海外的台灣小吃,既不道地,五美元又只能買到五小口,逼到連辣椒醬油都得吃光光才過癮的那種小家子氣。

這就是牛肉麵詭異的地方了。大家都沒有特別愛牛肉麵,但許多人最懷念卻「已經不在」的餐廳,常常卻是和「牛肉麵」有關。以長大的思考來回想,可能是因為牛肉麵館都是小吃店,容易開也容易關,房租一漲就換地點、說不定改賣其他食品。我自己最懷念的兩家已不存在的餐廳,一間是原本在南京東路五段的「王記牛肉麵」,那時候在馬路拓寬工程,整個封了起來,沒人來就倒了;而另一間,則是此假王記旁邊沒幾條街遠的「東來順」。那種香味,是牛肉麵另一奇妙之處。牛肉麵其實只有牛肉、麵條、湯,和上面的一些「配角」如蔥花、鹹菜、青崗菜…有的還放中藥材或白蘿蔔。這麼簡單的幾樣東西,並不是設計給人全部一口吃掉的。客棺肯定是吃一口肉,然後喝一口湯,然後拉出一堆麵,再喝一口湯,再吃一口肉…我的話更龜毛,為了養生,鹹菜不吃、湯也不喝,所以我只吃「肉」和「麵」。怪的是,雖只吃肉和麵,每一家的肉和麵就是不同。

走進館子、點了麵,我也知道,它不會馬上就被端出來,所以也順便到旁邊拿一盤小菜,餓一點就拿兩盤,心情不佳就拿三盤,心情不佳又饑腸轆轆就拿四盤……但這些小菜的便利,似乎都只是在為「那碗麵」作鋪陳,假如我是小菜,一定覺得很嘔,每天打扮得這麼精緻,卻不敵那一碗簡單不過,只有肉、和麵,咬一口肉,和吃一口麵,那一碗公簡簡單單的主菜。麵來,老闆娘如釋重付,把壓克力板輕輕放在遠方桌角。自己會把麵碗調整一下,讓它端端正正的置在正前方。這碗麵一定是熱得可以,伸進筷子,輕輕的送起麵條、再放下去,再撈起幾塊肉,吹了一吹,第一抹香味就這樣,和滲有湯汁的蒸氣,一起柔柔灌入鼻孔。咬下第一口牛肉,桃源街牛肉麵、老董黃牛肉麵就贏在這裡,入口即化、痛痛快快,再將麵條輕放在湯匙,蘭州小李子的湯頭就這樣輕輕的染了舌蕾;我再咬下麵條,不爛,甚至有點不熟也會有一種「涮麵」的新鮮錯覺美,麵條本身帶點味,味中夾著一點點麵粉自身的個性,這是林東芳牛肉麵還有三商巧福(不好意思講到這家)的專長。怪就怪在,明明知道,台北市有好幾間牛肉麵都很棒,不過,有時想到,還是我們自家街角的「那一間」。那一間有點臭臭的,但就是輕輕鬆鬆,麵來了就好好的將它全數吃完。我們知道,以後若又要遠行,這,就會是鄉愁的味道。

我們的記憶,不知不覺的跟著牛肉麵走。我想這是因為,吃牛肉麵時,往往是一個人。而肚子餓又一個人時,往往都是牛肉麵陪我們度過那一晚餐。吃到最後,熱氣衝天,一定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將上述都清得乾淨,得回一個淋漓之後重生的自己。此時已經晚上,抱著肚子,輕輕的,不會有什麼沉重的記憶。牛肉麵就是一個設計給不讓人刻意記得的產品,它永遠是這麼謙卑的在角落,但我們偏偏就是常心中浮起一個念頭:「嗯,我想,吃,牛肉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